日期: | 2007-11-03(六)、2007-11-17(六)、2007-12-01(六) |
時間: | 上午9:45-下午3: 00 |
地點: | 本校 |
參與人數: | 長者:90人次 學生義工:70人次 教師:14人次 |
活動名稱: | 嗇色園耆英學院長幼共融課程 |
負責組別/人: | 音樂科 / 陳杏芝老師 |
內容描述 : | 色園耆英學院長幼共融課程
2007-11-17(六)
2007-12-01(六)
自二零零六年開始嗇色園社會服務單位舉辦「嗇色園耆英學院」,為長者提供不同類型之班組課程,目的為建立、發展及推廣長者形象,同時鼓勵長者持續進修,達致「老有所學」的理念。 有鑑於嗇色園有多間中小學校,設施完備及專業師資優良,為增強耆英學院的課程內容,讓課程更有規模及專業性,於二零零七年五月建議開設「長幼共融」課程,促進長者與青少年的相處,宣揚「長幼共融」的概念。每間嗇色園學校會配對一間社會服務單位,共同策劃一連串的「長幼共融」課程。 本校的配對社會服務單位為位於大埔的可康耆英鄰舍中心,經商討後,本校共提供三日的「長幼共融」課程予來自可康的長者。 第一日的課程包括非洲鼓、家居護理常識及電腦應用,長者們非常喜歡音樂課程,也在家居護理常識及電腦應用課程內學到不少知識,他們對協助的學生讚不絕口,也感謝教師的盡心盡力,長幼們在這一天互相認識,增進彼此溝通。 第二日的課程包括天文望遠鏡及健體/攀石/球類活動,中間更加插太極球表演,長者們對課程內容感到非常新鮮,都積極嘗試,熱烈參與其中,和第一日一樣,長幼們共進午餐,學生更主動協助長者取餐、倒茶,有說有笑,互相學習對方的優點。 第三日的課程包括風車製作/彩繪錢箱/百變鬼馬筆及舞蹈班,長者們親手製作風車、錢箱及百變鬼馬筆,完成後更一起拿著作品拍照留意。舞蹈課程仿佛令長者年輕起來,長幼一起排練舞蹈,不份彼此。 這三日的課程使長幼雙方有互動學習的機會,彼此溝通及認識,擴闊了生活圈子,增加了合作的機會,拉近了長幼的距離,實能達到促進長幼共融的目的。 |
大合照(2007-11-03) 非洲鼓(chc,音樂室) 家居護理常識(wkc, 204室) 電腦應用(lyk, MMLC) 天文/望遠鏡(ltk, lm, 操場及DAT工場) 健身室/攀石/球類活動(csc,cmy,ccy,nky健身室及操場) 風車製作/彩繪錢箱/百變鬼馬筆(cmc,視藝室) 舞蹈(cmy,學生活動中心) 下午茶 |